
隨著舊教堂即將改建,不免讓人懷念起在舊教堂裡所曾經發生過的人、事、物點滴,巡禮著舊教堂的每一個角落,激起我許多過往的回憶,那封塵在記憶裡的感動,催促著我必需將它化為文字,做為舊教堂生活的永遠紀念。
約2000年左右,我陪著兒子一起參加阿嬤老師學齡前的「福祿貝爾恩物」課程。阿嬤老師雖然八十多歲高齡,但對幼教工作仍然充滿熱忱,她總是能夠適時善用教室情境,吸引吵鬧不安的小孩的注意力,而達到教導的目的;更能夠就地取材,將生活中丟棄不用的東西,作成美麗的手工作品,成為小孩的玩物。課程結束後,還要每一位幼兒雙手合十,閉上眼睛,一字一句的跟著她開口禱告,說出對上帝的感謝與讚美,這幅動人的圖畫,猶如「人間的天堂」。
阿嬤老師年紀大了,但個性仍然相當堅持,凡事皆要自己來,不麻煩別人。有一回課後陪阿嬤老師回家,到了巷口就一再催促我離去,不願意我再繼續陪她。由於不放心,我又偷偷折返,看看阿嬤老師是否平安進入家門。阿嬤老師似乎有所感,也正好回頭望見我在看她,對我大聲叫道:「叫你趕快回去作禮拜,你還在那裡幹什麼?」我悻悻然的離開。這是我
2008年10月我在舊禮拜堂參加92高壽的阿嬤老師的告別禮拜,會中觀賞到家人預先為她錄製的晚年影音記錄,看見阿嬤老師生前向上帝道出不盡的感恩與讚美,無憾無慮的等待著回到上帝的懷抱,這是一場不必哭泣的安息禮拜。
阿嬤老師用「福祿貝爾恩物」課程,讓孩童認識大自然的定律,透過體會大自然,體會到上帝的存在,進而認識上帝。她沒有冗長的教理教導,然而這一切卻盡在不言之中。我想,這就是對後代信仰最好的傳承方式。隨著舊教堂即將改建,正宣告著「舊的時代過去,新的時代巳經到來」,預期未來新教堂建築完工後,寬敞舒適的敬拜空間,必會有另一番展新的風貌與和平人新的故事誕生,願我和平人皆學
Ps. 阿嬤老師是兒子對林盛蕊長老的稱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